新年第一天,宿遷市委書記與劉強東通了個電話
-
蘇商會
2017-02-14 13:33 -
文:
蘇商全媒體整理
江蘇省農村電子商務發展一直走在全國前列,尤其蘇北電商發展勢頭迅猛。
場景一:年初一,宿遷市委書記魏國強與京東董事長劉強東通話,打算今年再選拔50名電商,到京東總部跟班學習。
宿遷是劉強東的老家,當地老鄉有這樣的說法:宿遷自古到今只出過兩名偉人,一位是項羽,一位是劉強東。甚至連那些在偏遠地區沒有見過智能手機的農民,也會將劉強東喚作“農民的兒子”。
宿遷人對劉強東的崇拜助推了農村電商在當地的發展,也許宿遷并不能完全代表京東在中國所有農村的發展現狀,但在這里,我們可以看到京東農村電商的理想狀態。
提到宿遷市宿城區耿車鎮,很多人都不會忘記費孝通先生創造的一個詞匯:“耿車模式”。
上世紀80年代,耿車鄉辦、村辦、戶辦、聯戶辦“四輪齊轉”,民營、集體“雙軌并進”發展鄉鎮企業,回收加工廢舊塑料,闖出落后地區經濟發展的新路子。此后30多年,耿車與垃圾難舍難分。全鎮1.1萬戶、3.8萬人,就有3471戶、2.5萬人從事垃圾加工。這期間,浙江嘉興及省內蘇州、徐州相繼取締廢舊塑料加工,這個產業向耿車集聚,并以耿車為中心,擴散到周邊4個鄉鎮,形成華東地區規模最大的廢舊塑料加工基地。漸漸地,這樣的“耿車味”也在人們的印象中形成,環境污染使居民生活環境每況愈下。
1982年,耿車鎮大眾村老黨員邱永信辦起大眾村第一個塑料加工廠,看到工人被塑料氣味熏得頭暈嘔吐,他萌生了轉產念頭。一河之隔的睢寧縣沙集鎮東風村,是遠近聞名的家具淘寶村,通過對岸親友傳授,老邱父子棄塑辦起全村首個網上優雅家具廠,“開一年網店,賺過去3年的錢”。此后,大眾村106名黨員有68人率先開了網店,每個黨員帶動3個農戶。
把黨員培養成電商,把電商培養成黨員。
耿車還創設了鎮級網絡創業孵化中心和村級網絡創業孵化室,推進“農村淘寶”服務站點全覆蓋。全鎮9個村居實現了電商全覆蓋,京東商城合作店、鎮級電商一條街、大眾物流一條街、家具配套大市場、淘寶大學培訓中心等服務載體相繼建成投入使用。
如今,全鎮淘寶商戶1395戶,其中年銷售200萬元以上店鋪214個,昔日“垃圾鎮”已成為全國“淘寶鎮”和省“首批農村電子商務示范鎮”。
去年3月,該鎮一次取締3471戶廢舊塑料加工經營戶,引導他們學沙集做電商,如今1265戶轉型成為家具、花木、塑料深加工的電商。
去年耿車電子商務交易額達20億元,接近整治前2015年全鎮再生塑料成交額。全鎮一次關停72家露天噴漆家具廠,新上3萬平方米公共噴漆服務中心,解決一家一戶噴漆污染問題。
沭陽“花木模式”
場景二:年初四,沭陽縣潤發花卉園藝場老板方威手機上,因裝了向阿里訂購的“生意參謀”數據軟件,全國鮮花綠植實時銷售信息一目了然。
農村電商一哄而起,難免帶來產品雷同、假冒偽劣、低價傾銷等惡性競爭。
在沭陽縣浩浩蕩蕩的網創大軍中,花木“創客”正起著引領發展的主力軍作用。在盛產多肉植物的沭陽縣電商企業,隨處可見印有“沭陽花木”字樣的包裝紙、包裝箱和塑料膠帶。
分管農村電商的縣委常委張莉萍介紹,縣花木行業協會引導企業向外打“沭陽花木”傳統品牌,通過“傍”區域名牌提升產品美譽度。
去年沭陽電商交易額達85億元,快遞發貨量8500萬件,平均每秒鐘有2.6件快遞發往全國。
只有堅持創新,才能“治”好電商業內流行的“抄襲病”“模仿秀”。
沭陽設立1000萬元花木交易誠信專項資金,用于交易糾紛的先行賠付。上個月,國家工商總局又批準宿遷創建全國網絡市場監管與服務示范區,為全市2萬家農產品網店、415個京東農村合作站點、282個農村淘寶服務站點保駕護航。
沭陽縣委書記胡建軍說,當地首先幫助農民學會種花養草,壯大基礎產業,去年全縣苗木種植面積增長30%,總面積達50萬畝;其次,把基礎產業鏈延伸進村,僅花木種植、銷售、客服、采購、包裝、物流等環節,去年就新增勞動力10多萬人。全縣40萬外出務工農民已有一半返鄉就業創業,政府提供“低房租”“零房租”的辦公、倉儲場所11萬平方米;三是每次電商培訓至少安排20%貧困戶參加,播下創業“種子”。
2月7日下午,江蘇省十二屆人大五次會議宿遷代表團舉行全團會議。江蘇省委書記李強參加。宿遷市委書記魏國強介紹說,農村電商近年來在宿遷快速崛起,目前宿遷平均每13個人中,就有1個從事互聯網產業或關聯產業。
李強充分肯定了宿遷近年來所取得的成績,并指出,宿遷的發展速度在加快,特別是以電商為代表的產業,讓人感到宿遷的社會活力正越來越強。
“宿遷的發展特色正越來越明顯,特色很重要,什么都想要最后只能是中庸,”李強說,有特色才有競爭力,一定要從本地的實際出發,本地的優勢出發。
睢寧“沙集模式”
場景三:除夕飯桌上,睢寧縣沙集鎮最大的家具電商老板孫寒端起酒杯敬母親:“去年廠子已干到7000萬元,節后該聘個職業經理人,讓媽享享福了。”
“農村電商發展,在做大規模的同時,一定要讓農民真正富起來,讓沙集模式帶動更多的經濟薄弱村走上富裕路。”這是2016年7月25日,省委書記李強在徐州睢寧縣沙集鎮調研時的提出殷切希望。
沙集鎮的村民過去大多從事傳統的種植、養殖和粉絲的生產加工,曾有一段時間,回收廢舊塑料甚至成為村民們賺錢的主要營生。2006年末,沙集鎮當時24歲的孫寒在好友夏凱、陳雷的幫助下,嘗試在淘寶網上開店創業,后試銷簡易拼裝家具獲得成功,引得鄉親們紛紛仿效。隨著電子商務在本地的快速發展,不產木材的沙集鎮,居然形成了規??捎^的家具加工制造業,品類齊全、各式各樣的家具在這里幾乎都制作。
2016年沙集鎮大概有網商1.3萬人左右,網店1.6萬家。歷經10年發展,沙集電子商務獲評中國家具電商產銷第一鎮,而這也被中國社科院命名為“沙集模式”。
在沙集,已有越來越多的農民像孫寒一樣,放下了鋤頭,敲起了鍵盤,開啟了激情燃燒的網絡創業歲月。時至今日,沙集模式正在被其他村鎮不斷復制,互聯網思維、互聯網創業,已成為越來越多農民致富的新路徑。
去年8月,在馬云考察徐州市睢寧縣沙集鎮3個月前,該縣出臺《加快打造“沙集模式”升級版 全面推進產城融合發展意見》,針對“生產水平不高、產業鏈不完整、自主品牌缺乏、產品同質化嚴重”等問題,梳理98項整治提升責任清單,分解到全縣36個部門。
“這是立足沙集、面向全縣的電商產業結構大調整。”今年1月底,睢寧縣委書記賈興民從“鎮、圈、縣”三個層面給記者講解轉型進度。
拉長沙集家具產業鏈。新建2萬平方米新網商一條街中,設有科技孵化中心;為提高產業集中度,新建的9萬平方米創業東區“一口價”招商,企業年銷售不低于3000萬元;蘇北最大的家具物流中心即將完工、金融中心的地面拆遷已結束……去年,全鎮電商交易額達75億元。
在提升中復制。沙集帶動周邊高作、凌城、邱集、睢城一起打造家具生產淘寶鎮,形成涵蓋40個淘寶村的沙集電商圈,睢寧成為全省淘寶村數量第一縣。
全域規劃差異發展。全縣20個鎮區形成“4大電商片區”,即東部簡約家具、西南部飾品飾物、西北部特色農產品和中部傳統商業。去年,全縣電商交易額達154億元,直接從業人員達9萬多人,帶動14萬人就業。
啟示:
富民,是農村電商發展的終結目標。各地依托電商平臺聚焦富民,探索總結了不少新鮮經驗。
農村電商的轉型與提升,一是從單打獨斗到集團做戰,個體為主向企業為主轉型;二是看到抄襲有代價,逐漸開始自主品牌的建立;三是產業鏈空間大,帶動配套產業發展;四是由村到鎮再到園區,產業模式不斷升級;五是競爭沒有盡頭,小財主無奈向現代企業家轉型。
江蘇省農村電子商務發展一直走在全國前列,尤其蘇北電商發展勢頭迅猛。有兩組數據:
截至目前,全省已創建的7個國家級電商縣、28個省級電商縣、80個省級電商鎮和150個省級電商村中,蘇北均占一半左右。
2016年,全省擁有淘寶村201個、淘寶鎮17個,數量均列全國第三,其中,蘇北5個設區市淘寶鎮數占全省70%、淘寶村數占全省50%。
江蘇省委、省政府十分重視農村電商發展。省委書記李強在蘇北調研時多次強調,要不斷拓展“互聯網+創業”形式和內涵,在發展壯大農村電商規模的同時,更加重視對農民增收的帶動作用,想辦法讓農民通過商業模式的創新找到致富新路子。
面對農村電商轉型升級的重點、難點,蘇北一些鄉村搶占先機,快速擴散、規模發展,在阿里、京東等網絡平臺大展身手,涌現出宿城“耿車模式”、睢寧“沙集模式”、沭陽“花木模式”等一批轉型升級示范典型。
宿城“耿車模式”

場景一:年初一,宿遷市委書記魏國強與京東董事長劉強東通話,打算今年再選拔50名電商,到京東總部跟班學習。
宿遷是劉強東的老家,當地老鄉有這樣的說法:宿遷自古到今只出過兩名偉人,一位是項羽,一位是劉強東。甚至連那些在偏遠地區沒有見過智能手機的農民,也會將劉強東喚作“農民的兒子”。
宿遷人對劉強東的崇拜助推了農村電商在當地的發展,也許宿遷并不能完全代表京東在中國所有農村的發展現狀,但在這里,我們可以看到京東農村電商的理想狀態。
提到宿遷市宿城區耿車鎮,很多人都不會忘記費孝通先生創造的一個詞匯:“耿車模式”。
上世紀80年代,耿車鄉辦、村辦、戶辦、聯戶辦“四輪齊轉”,民營、集體“雙軌并進”發展鄉鎮企業,回收加工廢舊塑料,闖出落后地區經濟發展的新路子。此后30多年,耿車與垃圾難舍難分。全鎮1.1萬戶、3.8萬人,就有3471戶、2.5萬人從事垃圾加工。這期間,浙江嘉興及省內蘇州、徐州相繼取締廢舊塑料加工,這個產業向耿車集聚,并以耿車為中心,擴散到周邊4個鄉鎮,形成華東地區規模最大的廢舊塑料加工基地。漸漸地,這樣的“耿車味”也在人們的印象中形成,環境污染使居民生活環境每況愈下。
1982年,耿車鎮大眾村老黨員邱永信辦起大眾村第一個塑料加工廠,看到工人被塑料氣味熏得頭暈嘔吐,他萌生了轉產念頭。一河之隔的睢寧縣沙集鎮東風村,是遠近聞名的家具淘寶村,通過對岸親友傳授,老邱父子棄塑辦起全村首個網上優雅家具廠,“開一年網店,賺過去3年的錢”。此后,大眾村106名黨員有68人率先開了網店,每個黨員帶動3個農戶。
把黨員培養成電商,把電商培養成黨員。
耿車還創設了鎮級網絡創業孵化中心和村級網絡創業孵化室,推進“農村淘寶”服務站點全覆蓋。全鎮9個村居實現了電商全覆蓋,京東商城合作店、鎮級電商一條街、大眾物流一條街、家具配套大市場、淘寶大學培訓中心等服務載體相繼建成投入使用。
如今,全鎮淘寶商戶1395戶,其中年銷售200萬元以上店鋪214個,昔日“垃圾鎮”已成為全國“淘寶鎮”和省“首批農村電子商務示范鎮”。
去年3月,該鎮一次取締3471戶廢舊塑料加工經營戶,引導他們學沙集做電商,如今1265戶轉型成為家具、花木、塑料深加工的電商。
去年耿車電子商務交易額達20億元,接近整治前2015年全鎮再生塑料成交額。全鎮一次關停72家露天噴漆家具廠,新上3萬平方米公共噴漆服務中心,解決一家一戶噴漆污染問題。
沭陽“花木模式”

場景二:年初四,沭陽縣潤發花卉園藝場老板方威手機上,因裝了向阿里訂購的“生意參謀”數據軟件,全國鮮花綠植實時銷售信息一目了然。
農村電商一哄而起,難免帶來產品雷同、假冒偽劣、低價傾銷等惡性競爭。
在沭陽縣浩浩蕩蕩的網創大軍中,花木“創客”正起著引領發展的主力軍作用。在盛產多肉植物的沭陽縣電商企業,隨處可見印有“沭陽花木”字樣的包裝紙、包裝箱和塑料膠帶。
分管農村電商的縣委常委張莉萍介紹,縣花木行業協會引導企業向外打“沭陽花木”傳統品牌,通過“傍”區域名牌提升產品美譽度。
去年沭陽電商交易額達85億元,快遞發貨量8500萬件,平均每秒鐘有2.6件快遞發往全國。
只有堅持創新,才能“治”好電商業內流行的“抄襲病”“模仿秀”。
沭陽設立1000萬元花木交易誠信專項資金,用于交易糾紛的先行賠付。上個月,國家工商總局又批準宿遷創建全國網絡市場監管與服務示范區,為全市2萬家農產品網店、415個京東農村合作站點、282個農村淘寶服務站點保駕護航。
沭陽縣委書記胡建軍說,當地首先幫助農民學會種花養草,壯大基礎產業,去年全縣苗木種植面積增長30%,總面積達50萬畝;其次,把基礎產業鏈延伸進村,僅花木種植、銷售、客服、采購、包裝、物流等環節,去年就新增勞動力10多萬人。全縣40萬外出務工農民已有一半返鄉就業創業,政府提供“低房租”“零房租”的辦公、倉儲場所11萬平方米;三是每次電商培訓至少安排20%貧困戶參加,播下創業“種子”。
2月7日下午,江蘇省十二屆人大五次會議宿遷代表團舉行全團會議。江蘇省委書記李強參加。宿遷市委書記魏國強介紹說,農村電商近年來在宿遷快速崛起,目前宿遷平均每13個人中,就有1個從事互聯網產業或關聯產業。
李強充分肯定了宿遷近年來所取得的成績,并指出,宿遷的發展速度在加快,特別是以電商為代表的產業,讓人感到宿遷的社會活力正越來越強。
“宿遷的發展特色正越來越明顯,特色很重要,什么都想要最后只能是中庸,”李強說,有特色才有競爭力,一定要從本地的實際出發,本地的優勢出發。
睢寧“沙集模式”

場景三:除夕飯桌上,睢寧縣沙集鎮最大的家具電商老板孫寒端起酒杯敬母親:“去年廠子已干到7000萬元,節后該聘個職業經理人,讓媽享享福了。”
“農村電商發展,在做大規模的同時,一定要讓農民真正富起來,讓沙集模式帶動更多的經濟薄弱村走上富裕路。”這是2016年7月25日,省委書記李強在徐州睢寧縣沙集鎮調研時的提出殷切希望。
沙集鎮的村民過去大多從事傳統的種植、養殖和粉絲的生產加工,曾有一段時間,回收廢舊塑料甚至成為村民們賺錢的主要營生。2006年末,沙集鎮當時24歲的孫寒在好友夏凱、陳雷的幫助下,嘗試在淘寶網上開店創業,后試銷簡易拼裝家具獲得成功,引得鄉親們紛紛仿效。隨著電子商務在本地的快速發展,不產木材的沙集鎮,居然形成了規??捎^的家具加工制造業,品類齊全、各式各樣的家具在這里幾乎都制作。
2016年沙集鎮大概有網商1.3萬人左右,網店1.6萬家。歷經10年發展,沙集電子商務獲評中國家具電商產銷第一鎮,而這也被中國社科院命名為“沙集模式”。
在沙集,已有越來越多的農民像孫寒一樣,放下了鋤頭,敲起了鍵盤,開啟了激情燃燒的網絡創業歲月。時至今日,沙集模式正在被其他村鎮不斷復制,互聯網思維、互聯網創業,已成為越來越多農民致富的新路徑。
去年8月,在馬云考察徐州市睢寧縣沙集鎮3個月前,該縣出臺《加快打造“沙集模式”升級版 全面推進產城融合發展意見》,針對“生產水平不高、產業鏈不完整、自主品牌缺乏、產品同質化嚴重”等問題,梳理98項整治提升責任清單,分解到全縣36個部門。
“這是立足沙集、面向全縣的電商產業結構大調整。”今年1月底,睢寧縣委書記賈興民從“鎮、圈、縣”三個層面給記者講解轉型進度。
拉長沙集家具產業鏈。新建2萬平方米新網商一條街中,設有科技孵化中心;為提高產業集中度,新建的9萬平方米創業東區“一口價”招商,企業年銷售不低于3000萬元;蘇北最大的家具物流中心即將完工、金融中心的地面拆遷已結束……去年,全鎮電商交易額達75億元。
在提升中復制。沙集帶動周邊高作、凌城、邱集、睢城一起打造家具生產淘寶鎮,形成涵蓋40個淘寶村的沙集電商圈,睢寧成為全省淘寶村數量第一縣。
全域規劃差異發展。全縣20個鎮區形成“4大電商片區”,即東部簡約家具、西南部飾品飾物、西北部特色農產品和中部傳統商業。去年,全縣電商交易額達154億元,直接從業人員達9萬多人,帶動14萬人就業。
啟示:
富民,是農村電商發展的終結目標。各地依托電商平臺聚焦富民,探索總結了不少新鮮經驗。
農村電商的轉型與提升,一是從單打獨斗到集團做戰,個體為主向企業為主轉型;二是看到抄襲有代價,逐漸開始自主品牌的建立;三是產業鏈空間大,帶動配套產業發展;四是由村到鎮再到園區,產業模式不斷升級;五是競爭沒有盡頭,小財主無奈向現代企業家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