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uby id="ciqgc"></ruby>

      <dd id="ciqgc"><center id="ciqgc"><noframes id="ciqgc"></noframes></center></dd>

    1. <li id="ciqgc"></li>

    2. <dd id="ciqgc"><track id="ciqgc"></track></dd>
        首頁 > 蘇商人物 > 宋志平淮安開講:企業發展,這三點最重要

        宋志平淮安開講:企業發展,這三點最重要

        • 蘇商會

          2021-10-14 17:17
        • 文:

          宋志平
        宋志平認為,對今天的企業來講有三點非常重要:技術、互聯網和資本?!敖洜I企業,一要做正確的事,二要正確地做事?!?

         
        宋志平
         
        10月13日上午,2021(第九屆)蘇商發展大會暨淮安經濟高質量發展論壇在淮安舉行。中國上市公司協會會長、中國企業改革與發展研究會會長宋志平出席活動并作名家報告。
         
        40年傳奇企業歷程,他身經百戰、研精覃思、行遠自邇、篤行不怠,成功帶出中國建材集團和國藥集團兩家世界500強。從“雙料董事長”到“雙料會長”,理論與實踐相輔,他為業界奉獻了大量深邃的管理思想和經典的管理案例,被譽為“中國的稻盛和夫”。
         
        在2021(第九屆)蘇商發展大會上,宋志平以《企業的三維發展》為題發表精彩演講,說話語調溫柔卻又充滿力量。他認為,對今天的企業來講有三點非常重要:技術、互聯網和資本。“經營企業,一要做正確的事,二要正確地做事。”躬逢盛事,蘇商全媒體第一時間對宋志平會長的發言做了整理,以饗讀者。
         
        以下為演講內容擷要,有刪減:
         
        在企業發展中,究竟什么最重要?對今天的企業來講,有三點很重要:第一點是技術,企業的競爭歸根結底是企業技術專長的競爭;第二點是互聯網,一個企業是否與互聯網融合在一起特別重要;第三點是資本,企業有沒有利用資本市場,到底要怎么做,資源從哪里來,這對企業的發展非常重要。
         
        2015年,我在法國的中法工商峰會上做了演講,我畫了一架飛機,機身是實體經濟,資本和技術是兩個翅膀,互聯網應是高高豎起的尾翼。企業也好,實體經濟也好,實際上靠的就是技術、互聯網和資本。
         
        蘇商發展大會
         
        技術解決核心競爭力的問題
         
        講到技術,就會想到科技??萍技扔锌茖W也有技術,科學和技術有所不同,科學解決的是未知的問題,技術解決的是發明的問題。
         
        科學家和企業家也有很大的不同??茖W家創新,企業家也創新,但科學家的創新不一定得有短期的經濟效益,而企業家的任何創新,它有硬約束,就是經濟效益,企業里沒有經濟效益的創新是做不下去的,這就是它們的區別。
         
        科學是技術的基礎,技術又是創新的基礎,創新實際上是把技術轉變成產品和服務。熊彼特曾說,創新實際上是把生產要素和生產條件進行一場新組合。
         
        創新的核心是技術創新,技術創新有高科技、中科技、低科技、零科技,其中零科技也可以創新。我們不能只講高科技,其實在今天的美國,高科技對社會的貢獻占1/4,而3/4是中科技、低科技和零科技。
         
        什么叫零科技?零科技就是商業模式的創新。
         
        1985年,德魯克在《創新與企業家精神》一書中提出重視商業模式的創新。像肯德基和麥當勞并沒有多少科技而言,但是他們創造了巨大的價值,這也是創新。再看現在很多的消費互聯網平臺建設,其實并沒有太多的新科技,更多是利用現有互聯網技術所進行的創新,這些創新都是商業模式的創新。
         
        企業的核心技術需要長期培養,而技術的培養有三種創新方式:模仿式創新、集成創新和自主創新。改革開放初期,大部分創新基本上都是模仿式創新,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就是一種以模仿為主體的創新方式。
         
        隨著經濟的發展,模仿式創新進行不下去了,我們進入到了集成創新階段。集成創新,有借鑒的技術,也有自己獨特的一些創新,把二者結合起來。比如,這幾年很多企業都在做電動車,其實電動車的原理都差不多,但是不同的款式,不同的設計,產生了不同品牌的電動車,這就屬于集成創新。
         
        再比如,以前我們講“缺芯少屏”,現在是缺芯不少屏了。因為當前液晶顯示面板產能大部分集中在中國,產能占到全球的55%左右。京東方收購了韓國三條TFT-LCD 生產線,然后經過自我創新,形成了今天中國的10.5代等高世代液晶面板生產線。這也是集成創新。
         
        其實,各國企業的競爭也是一場技術的較量,開始出現了卡脖子的問題,我們深受其苦,該怎么辦?這就要自主創新。
         
        自主創新,是指原始創新和獨立創新。自主創新需要的時間比較長,難度大,投入也比較多。華為做了5G,又做了鴻蒙系統,這都是自主創新。但是華為一年的研發費用是1400多億元,說明投入很大。
         
        我們的創新在跟跑時,是以模仿創新為主,但在并跑時,是以集成創新為主,在領跑時,是以自主創新為主。目前我們處在并跑到領跑之間這樣一個階段,所以,今天我們提倡的創新方式是自主創新+集成創新。
         
        現在,我們還經常講到兩個創新:持續性創新和顛覆性創新。持續性創新講的是企業要立足于現有產業,進行漸進式的創新,顛覆性創新講的是用新技術顛覆老技術,比如數碼相機把膠片顛覆了,電動車把汽油車顛覆了。對很多企業來講,大量的創新都是持續性創新,但是當顛覆性創新來臨的時候,必須及早采取措施。如果不做持續性創新就沒有眼前的生意,不做顛覆性創新就可能被顛覆,沒有明天,所以企業家經常處在兩難之中。
         
        再講到轉型,其實企業轉型并不是轉行。轉型是在對現有業務精耕細作的基礎上,持續提質增效升級,用新技術、新商業模式改造提升產業和企業。當年沃爾沃公司認為,汽車產業是夕陽工業,于是轉行做航空的雷達系統,最后沒做好,再回頭做汽車的時候,也沒有做好,后來被收購。豐田一直做汽車,而且做得不錯,2018年的銷售利潤達到1300多億元,可以說是世界上最賺錢的公司。豐田就是用持續的技術創新和市場細分來提升和改造企業,而沃爾沃公司則是盲目轉行,因此蒙受重大損失。
         
        世界上沒有落后的行業,只有落后的技術和落后的企業,傳統行業通過技術創新都可以變成一個有競爭力的嶄新的行業,不一定非要去轉行,而是要通過技術轉型來提升自己的競爭力。
         
        宋志平
         
        互聯網解決市場的問題
         
        互聯網是大家都很熟悉的一個概念。電子計算機最早誕生于1946年,互聯網產生在1969年,但當時都是用在軍事上,直到上世紀90年代,互聯網正式進入商業。
         
        1997年,電子商務進入中國,我是見證者,也是經歷者。當時我在北新建材擔任董事長,也嘗試做了電子商務,但是我們那場“觸網”熱潮很快就泡沫化了,為什么?因為當時缺了三樣東西,一是沒有移動終端,二是沒有電子支付,三是沒有物流系統,所以當時的電子商務我們沒做下去,后來都改成了信息網。
         
        但我們當時的想法是對的,因為過去做貿易很多是利用信息的不對稱從中獲取利潤,互聯網的出現使中間環節被打通,實現了去中介化。尤其是近幾年,我們從消費互聯網進入到產業互聯網時代。最近我去青島,參觀了海爾和雙星輪胎的工業互聯網平臺,備受鼓舞,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走上了數字化轉型之路。特別是疫情前后我調研了近100家上市公司,在這100家上市公司里,我切實感受到數字化轉型正滲透到企業發展的各個環節。
         
        除了產業互聯網,還有一個重要的變化就是智能化。新中國成立初期,一個年產200萬噸的水泥廠需要12000人,20年前需要2000人?,F在需要多少?需要200人,而最新的智能化工廠只需要50人。這50個人都離開,還可以繼續生產,就是我們常講的“熄燈工廠”。
         
        去年年初,我在工業富聯的考察也更加印證了這個觀點。大家都知道富士康是一家勞動密集型的企業,但這次去,我看到過去一個需要380個操作工的車間,現在成了無人工廠,只需要30多個巡視工。
         
        我前不久去云南白藥,云南白藥的牙膏在市場占有率超20%,最新的牙膏無人工廠全部采用了智能化生產線。當時,他們請我去講課,有位干部站起來提問說:“智能化雖然好,但是不用工人了,那都沒工作了,還怎么落實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呢?”其實,他的問題也是我的問題。我5年前去歐洲參訪一些自動化、智能化的企業,也問過歐洲人這個問題。我說今天從技術層面暫時沒法回答你,但在哲學上可以回答你。
         
        工業革命以來,我們進行了若干次大的技術變革,每一次變革的時候實際上都有一個目標,就是把人從繁重的體力勞動中解脫出來,就是要提高作業的效率。但是每一次變革也都遇到了同樣的問題,人怎么辦?會不會新的技術、新的機器來了以后人都失業了,這是我們的擔心。但是回過頭一看,其實我們人類社會越來越美好,并沒有因為這些技術創新和設備更新,造成人類大規模的失業,只是我們有更多新的工作,替代了這些傳統的靠體力勞動的工作。
         
        其實互聯網是個大概念,我還想和大家講講善用互聯網“+”思維。其實我們在做生意的時候隨時都可能出現“+”。
         
        舉例來說,我在中國建材任職的時候,中國建材集團不僅是水泥大王還是玻璃大王,但是玻璃在門窗上的用量并不是特別大,即便在光伏產業上應用后還有不少余量,多出的玻璃要如何利用?后來,我去荷蘭考察時發現,那邊的農業都是用的玻璃大棚,這讓我眼前一亮,于是在國內布局做了27個農業的玻璃大棚,一望無際,其中亞洲最大的玻璃大棚建設在德州。這可以說是實現了“玻璃+”,讓它從工業領域走向了農業領域。
         
        資本解決發展基礎的問題
         
        最后一個就是關于資本市場。企業發展需要錢,錢從哪來?
         
        有人說從企業的滾動發展中來,那發展的速度肯定不快,有人說從銀行借款,但是借了款要還,還有利息,壓力會很大。當經濟周期處在上行的時候,借了款能還,當經濟周期處在下行的時候,借了款還不了,資金鏈容易斷裂,這就是今天很多房地產企業的處境。
         
        那我們要怎么辦?就是發展資本市場。
         
        通過資本市場,讓投資者分享那些優秀企業的紅利,這就是資源配置。
         
        但是資本市場還有一個特別神奇的東西——價值。資本市場的價值,和利潤并不一定完全吻合,我們講利潤和效益是支撐價值的基礎,但是價值可以被提前發現,可以提前放大,這樣價值就可以支持企業的發展。
         
        有的人問,為什么非要上市?我簡單來講,不上市就像在地上跑,地上跑得最快是高鐵,時速在350km/h左右,但上完市,就像在天上飛,最慢的是500km/h。企業上了市發展的速度和看到的風光都不一樣。
         
        中國的資本市場只有30年的時間,在這30年的歷史里,首先支持了國企的改革,央企近70%的資產在上市公司,88%的利潤來自于上市公司;其次支持了民企的發展,寧德時代、邁瑞醫療、恒瑞醫藥等這些公司的高市值,沒有資本市場是不可能想象的;第三支持了科創,支持了“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小巨人”,特別是北京交易所的設立就是來支持這些企業。
         
        企業如果都從銀行募資,這叫間接融資,成本太高。怎么解決融資難、融資貴?就要從間接融資變成直接融資。我們國家有2萬多家私募基金,掌握15萬億人民幣;美國有3000個公司,基金規模有100萬億人民幣。我國是儲蓄大國,存款總額約有192萬億人民幣,相當于27.8萬億美金,美國只有13.3萬億美金。所以在中國銀行的存款多,直接融資少,直接融資占到30%,間接融資占到70%,美國正好相反。企業要重視資本市場,同時資本市場也要快速地發展,要從間接融資為主變為直接融資為主,才能夠減少企業的負擔和風險,同時也減少了銀行的風險。
         
        去年胡潤全球獨角獸排行榜上有586家企業,美國占233家,中國占227家,中美是創新大國,但中國的227家都在什么地方?——北京、上海、深圳、杭州。這4個城市占了82%,也就是說,我們創新和資本結合最緊密的是這4個城市。
         
        我到地方去,領導們往往跟我說,我們這缺兩個東西,一個是技術,一個是資金。我說應該修正一下,一個是創新文化,一個是資本。
         
        一個地方創新文化是最重要的。深圳的荔枝不如東莞,粵菜不如香港,但是這地方就是出企業家精神。春節的時候我去了粵海街道,一般街道的任務是管居民委員會,但它居然轄管著96家上市公司。深圳政府是服務型政府,有事服務,無事不擾,我覺得這就是它的創新土壤。對于一個地方來講,創新土壤至關重要,要讓企業家舒服。
         
        另一個,要大力培育資本市場。我國現在共有4508家A股上市公司,廣東有740家,浙江有584家,江蘇有544家,北京有405家,上海有379家,深圳有364家。每一個上市公司就是一個融資平臺,通過這個平臺,它不光在國內融資,還可以吸收國際的資金。
         
        做企業我常常講兩句話,第一做正確的事,第二正確地做事。這對應著兩個核心,第一選擇是不是做得正確,第二選擇好了是不是在正確地執行。資本市場是我們經濟發展的一張底牌,中國資本市場只有30年的時間,盡管還有一些不是,但是前景可期。
         

        蘇商會微信群現已上線!光速入伙,請加:蘇商會小秘書(微信號:sushang889)

        上一篇

        和盤托出!黃一新淮安演講,透露新時代下南鋼高質量成長路徑

        下一篇

        錢洪金:實業者撐起民族未來,惟有奮斗實現共同富裕

        锕锕锕锕啊啊啊啊啊啊啊好爽好大好硬
        <ruby id="ciqgc"></ruby>

            <dd id="ciqgc"><center id="ciqgc"><noframes id="ciqgc"></noframes></center></dd>

          1. <li id="ciqgc"></li>

          2. <dd id="ciqgc"><track id="ciqgc"></track></d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