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紡織唐利剛:腳踏實地做好蘇州制造,求真務實唱響江蘇精品
-
蘇商會
2022-12-07 16:37 -
文:
張丹
面臨“危機”與“變局”,民營企業如何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產業結構、提升發展動力?
當前,百年變局和世紀疫情交織疊加,國際局勢和外部環境加速演變,世界之變、時代之變、歷史之變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開。面臨“危機”與“變局”,民營企業如何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產業結構、提升發展動力?
構筑新思路、謀劃新戰略、踐行新舉措
重重考驗下,民營企業如何持續、穩定發展?在企業界引起熱烈反響和持續關注的二十大報告深刻勾畫了未來的施政綱領和經濟社會發展藍圖,一時間,“實體經濟”“創新”“高質量發展”“企業家精神”等關鍵詞引起熱議。二十大報告為民營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指明了發展方向和奮進思路,標志著我國民營經濟將迎來新的歷史機遇,進入一個新的發展階段。

“當前,全國上下、各行各業都在認真學習、深刻領會二十大精神,圍繞報告中提出的‘未來五年,我們這樣干’的中心思想,構筑新思路、謀劃新戰略、踐行新舉措。理解二十大報告所勾畫的未來方向,將使我們大唐人腳下的道路走得更為堅定,步伐更加有力。”中國家紡協會(床品分會)副會長、蘇商會副會長、張家港市紡織協會秘書長、江蘇大唐紡織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唐利剛表示,作為一名黨員,將和大唐人一起深刻學習、領會總書記二十大報告的精神,和紡織同行們繼續深化創新發展機制,構筑在人才、科技、渠道、服務、產業鏈、供應鏈等方面的現代化紡織產業體系。

唐利剛認為,二十大后,企業將迎來疊加機遇期:
一是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下,國內大循環內生動力增強,各地區將形成“主體功能區”為特征、優勢互補的區域經濟布局,企業需要圍繞各區域具備比較優勢的產業做長期布局。
二是“線上數據”和“線下物流”作為雙循環的“基礎設施”將迎來發展機遇。
三是資本市場將更好地支持創新型企業實現融資發展。
四是“專精特新”是企業發展的“指路明燈”,國家層面已在資金支持、人才支持、創新協同、品牌市場、企業轉型、精準服務等六大方面推出多項加強“專精特新”企業培育的具體舉措。未來,各級政府在財力、人力、物力上也將投入更多的資源支持“專精特新”。“特”體現為一些主導產業的專業化,為許多地區打造一市(縣)一品,一鎮一品等做法,進行差異化定位,引導企業在主導產業上深耕細作,不斷提升產業集群專業化配套能力,為推動產業基礎高級化和產業現代化提供了最好的發展空間和最強的發展動力。
打破傳統就是創新、打破傳統就是轉型
創立于2004年3月的江蘇大唐紡織科技有限公司,扎根于蘇州張家港。多年來,企業始終堅持走文化創牌之路,聚焦科技創新,推進產、學、研、用結合,形成了服裝(職業服裝)、家紡、絲綢三大系列,集設計、研發、檢測、生產、銷售、文化創意為一體的現代紡織產業體系?,F如今,大唐紡織已成為一個多品牌企業,擁有家紡品牌“大唐公主”;絲綢品牌“和合大唐”、“ 波音卡藍”;服裝品牌“雅格·詩曼”等。

助力打造“蘇州制造”金字招牌,2021年5月,首屆蘇州超級產地節暨首批“蘇州制造”品牌認證企業產品發布儀式舉行。蘇州計劃通過三年的努力,打造一批自主創新、品質高端、信譽過硬、市場公認的“蘇州制造”品牌群體,舉全市之力打響“蘇州制造”品牌。引人矚目的是,今年年初,憑借高標準的生產工藝和追求至臻的產品質量,大唐紡織的“大唐公主”品牌學生公寓配套床上用紡織品榮獲“蘇州制造”品牌認證,直通“江蘇精品”。今年12月初,唐利剛被評為“十三五”中國家紡行業領軍人物。
品牌是企業的無形資產,唐利剛多年前曾提出“五個引領”,即科技引領、品牌引領、人才引領、文化引領、旅游引領。其中關于品牌引領,他認為,“品牌引領是產品的靈魂,品牌最能打動消費者的內心”。秉持著對產品質量至臻的追求,大唐紡織的產品得到了越來越多新老客戶的認可,企業品牌口碑逐年攀升。

值得一提的是,不少人都將紡織服裝企業看作傳統企業,唐利剛卻提出了相反的觀點。“不存在傳統產品、傳統產業,關鍵就是要打破傳統思維,創新思維才能創新一切。思未來、謀發展,大唐將繼續堅持‘打破傳統就是創新’、‘打破傳統就是轉型’的理念,以明天的格局做出今天的決策。”
唐利剛呼吁,企業務必要打破傳統思想,迎合時代需求,重構供需關系,拓寬視野,加快“科技轉型、綠色轉型、智能轉型、特色轉型、品質轉型、管理轉型”的步伐。務必要堅定信念,沉下心來,守正創新,做精產業,做優產品,真正做到:腳踏實地做好蘇州制造,求真務實唱響江蘇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