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勢謀變!600位蘇商聚首淮安,探尋一體化發展新機遇
-
蘇商會
2021-10-13 21:52 -
文:
蘇商全媒體
10月13日,2021(第九屆)蘇商發展大會暨淮安經濟高質量發展論壇,走進這片“扼淮牽運”的土地。省內外600余位嘉賓出席,共同探尋產業創新優勢,為區域聯動發展開篇破題。

淮水東南第一州,山圍雉堞月當樓。
黃淮交匯,南北要沖。自從春秋戰國起,這片地域便承擔起貫通南北的重任,當時光輾轉千年,長三角“區域一體化”上升為國家戰略,貫通與連接成為淮安當仁不讓的使命。從蘇北陸腹地走向開放前沿,這是恒久的議題,也是這座城市積淀千年的抱負。
10月13日,2021(第九屆)蘇商發展大會暨淮安經濟高質量發展論壇,走進這片“扼淮牽運”的土地。省政協副主席王榮平,江蘇省委原常委、副省長、省政協理論研究會會長、南京大學長江產業經濟研究院特聘研究員徐鳴,省人大常委會原副主任丁解民,江蘇省工信廳副廳長石曉鵬,江蘇省科技廳二級巡視員景茂,江蘇省發改委原主任、蘇商會特聘理事長錢志新,中國上市公司協會會長、中國企業改革與發展研究會會長宋志平,蘇商會會長、江蘇沙鋼集團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沈文榮,淮安市領導陳之常、史志軍、顧坤、徐子佳、王向紅等及600余位嘉賓出席,共同探尋產業創新優勢,把握轉型升級機遇,凝聚等高合力,為區域聯動發展開篇破題。本次大會由江蘇省蘇商發展促進會副會長兼秘書長俞文勤主持。

江蘇省蘇商發展促進會副會長兼秘書長俞文勤主持大會
順時應勢,南北貫通新局已開
歷史進程加速推進,蓄力待發的新趨勢噴薄而出。企業經營與疫情反復交織,催生了新的生產節奏與經濟模式;“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在這里交匯,我們放眼過去,又看到了現在與未來。
在這個重大節點上,全省全域融入,城市開放合作,成為區域協同發展的關鍵詞。如果說“內斗省”與“十三太保”是詼諧玩梗的產物,如今的“蘇大強”正順應時代的號召,更為緊密一體。當我們身處淮安,十字交叉的鐵路網貫通南北,讓這樣的感受格外強烈。

受江蘇省人民政府委托,省政協副主席王榮平出席大會并致辭。他表示,蘇商是民族自強中的創業者,是市場經濟大浪中的弄潮兒,根植于江海大地,又散播四海、花開天下。從鄉鎮企業異軍突起到外向型經濟迅猛發展,再到民營經濟和創新型經濟,凝聚了蘇商的奮起與自強,積淀出“厚德、崇文、實業、創新”的蘇商精神?;窗彩且淮鷤ト酥芏鱽砜偫淼墓枢l。進入新時代,淮安牢記習近平總書記殷殷囑托,在省委、省政府堅強領導下,始終堅持發展第一要務,經濟社會發展取得長足進步。近年來,淮安從運河時代進入高鐵時代,實現了千年跨越?;窗灿行焖藁贷}高鐵、連淮揚鎮高鐵,以及貫通南北的京滬高鐵二線和正在建設的寧淮城際鐵路,已初步形成米字型高鐵格局,未來將成為區域性重要的高鐵樞紐。展望未來發展,淮安全市上下銳意進取、奮發拼搏,確立了聚焦打造“綠色高地、樞紐新城”,全面建設長三角北部現代化中心城市的奮斗目標。今天,各位蘇商企業家齊聚淮安,感知“運河之都”魅力,共同勾畫變革時代的蘇商發展藍圖。相信人杰地靈的淮安,一定能夠成為各位蘇商企業家投資興業的沃土、成就夢想的寶地。

中共淮安市委書記陳之常在致辭時說,歷史的淮安,是商賈云集的繁華興盛之地?,F在的淮安,是重商親商的創業興業之地。在加快發展過程中,淮安形成了自身獨特優勢,產業興旺、蒸蒸日上,平臺優質、功能完善,四通八達、出行便利,環境優越、政策優惠,成為投資興業的理想選擇。未來的淮安,是商機無限的成就夢想之地。在剛剛閉幕的市第八次黨代會上,市委審時度勢確立聚焦打造“綠色高地、樞紐新城”,全面建設長三角北部現代化中心城市的奮斗目標,擘畫了淮安未來發展的美好藍圖。我們相信,淮安未來發展的機遇,能夠為包括蘇商在內的廣大企業家在融入區域一體化和構建“雙循環”中,提供更加廣闊空間和有力支撐。我們誠邀大家做淮安城市圓夢的“投資人”“合伙人”,把淮安作為開疆拓土的主戰場,共享淮安發展機遇,成就創業創富夢想。我們也誠請大家做淮安城市的“代言人”“推介人”,為淮安發展牽線搭橋,促進更多優質資源向淮安集聚,幫助我們把周總理家鄉建設得更美更好。

蘇商會會長、江蘇沙鋼集團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沈文榮,作為蘇商企業代表致歡迎辭,即使在古稀之年,他依然保有赤忱之心。站在時代的潮頭,以本屆大會為契機,他向在座的企業家呼吁:
一要順應趨勢,把握重要戰略機遇。企業要將國家戰略與自身實際相結合,找到政企合作契合點,開啟互利共贏新局面。
二要發揮優勢,筑牢實體經濟根基。制造業是構筑未來發展戰略優勢的重要支撐,企業當務之急是提升產業鏈現代化水平,強化國際競爭力。
三要看清形勢,促進管理提質增效。疫情沖擊仍在繼續,企業需努力增強措施的精準性和有效性。比如,在智能制造、低碳節能、綠色環保、產品研發、技術創新等方面,要積極作為、狠下功夫。
理念引領,名家啟迪賦能創變
疫情如大浪淘沙,“業績下滑”“增長放緩”等消息頻現。變局之下,呼喚奮發有為的企業和企業家,重新審視在新時代下的生存之道,在新的維度重構理念并付諸行動。

宋志平:企業發展的三維空間
企業最重要的是什么?作為蘇商企業的同道中人,宋志平給出了三個回答——技術、互聯網和資本。
技術,不同于科學,其解決的是企業核心競爭力的問題,有經濟效益的技術,才是好技術。技術離不開創新的迭代,高科技、中科技、低科技,甚至零科技,都可以創新,譬如很多互聯網平臺,本質上進行了商業模式的創新。一個企業的核心技術要長期培養,沒有傳統的行業,只有傳統的技術和傳統的企業。
企業,要善用互聯網“+”思維。從消費互聯網到產業互聯網,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成為高質量發展的核心驅動力,解決的是企業效率的問題?;蛟S有人會問:活都給機器干了,人怎么辦?事實是,自工業革命以來,人們一次次地圍繞提高效率、減少人力進行變革,每次革新都會出現剛剛的憂慮,然而這么多年過去了,每次革命都帶來新的繁榮。
企業要善用資本。資本最主要的功能就是用于創新,因而企業既要重視產品市場的利潤,又要重視資本市場的價值。積極對接資本,大力發展直接融資,可以有效降低間接融資帶來的成本與負擔。如今資本大力支持科創板、專精特新小巨人的發展,這于蘇商企業是不可多得的機遇。

徐鳴:長三角一體化進程中的企業機遇
中國長三角城市群是世界六大城市群中最具發展潛力的城市群。那么,長三角一體化為企業帶來了哪些機會?徐鳴在演講中提到了四個方面的企業機遇。
產業升級:長三角是全球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基地,產業配套強,產業鏈完整,圍繞電子信息、生物醫藥、航空航天、高端裝備、新材料、節能環保、汽車、綠色化工、紡織服裝、智能家電十大領域,形成若干世界級制造產業集群。
參與建設:長三角《三年行動計劃》推出了包括集中示范、生態環保、設施互通、產業創新、民生服務等五大板塊,18個行動計劃,100多個重大項目。在相當長的時間內,長三角將是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熱點地區。
技術創新:長三角擁有上海張江、安徽合肥2個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全國約1/4的“雙一流”高校、國家重點實驗室、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在電子信息、生物醫藥、高端裝備、新能源、新材料等領域形成了國際競爭力較強的創新共同體。
吸納人才:長三角地區交通便捷、經濟活躍、生態宜居、文化寬容,國家明確長三角地區放寬現代服務業高端人才從業限制,在人員出入境,外籍人才永久居留等方面實施更加便利開放的政策措施,必將成為人才聚集新高地。
明辨篤行,同行論道預見未來
比爾·蓋茨說,“人們往往高估2年內的變化,而低估10年內的變化。”作為企業的踐行者,往往有更深刻的體會。時代改寫了游戲規則,“十四五”的規劃推進了新格局的衍生,企業的走向跨越地域的阻礙,與世界息息相關。南京鋼鐵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黃一新、江蘇華朋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錢洪金、京東工業品華東區行業負責人黃衛同臺論道,駐足當下,預見未來。

黃一新:高質量轉型助力區域高質量發展
先不談鋼鐵,這是南京鋼鐵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黃一新上臺的第一句話。為主動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落實江蘇“富強美高”的新要求,南鋼于2016年,做出了“一體三元五驅動”的轉型戰略,依托當地政策機遇,構建鋼鐵與新產業“雙主業”發展的新格局。從鋼鐵產業向高質量發展轉型,南鋼累計打造了32家子公司,投資額146億,在產業互聯網、新材料、能源環保以及產業鏈延伸領域取得不俗的成績。未來,這些以“綠色、科技、新興”為代表的產業在省內落地開花,將助力江蘇高質量發展邁向更高臺階。

錢洪金:偉大的夢想源于實干
華朋是一家以電力變壓器為核心的制造型企業,被工信部認定為“制造業單項冠軍產品”。從地方走到國際舞臺上,錢洪金可以自豪地講,華朋做到了“三個不”,就是不造假、不上市、不招空降兵。
不造假就是嚴把質量關,不作假,不造假,這是他的經營理念。不上市,是為了保持長遠發展戰略,堅持研發投入,保證企業穩定的現金流,將華朋牢牢掌握在全心全意為公司發展的奮斗者手中。不招空降兵,讓自己培養的人在一起,少猜忌,多理解,保證自身的成長空間。偉大夢想不是等得來、喊得來的,而是拼出來、干出來的。新時期有新的使命,未來是屬于奮斗者的。

黃衛:數智化供應鏈助力企業數字化轉型
馬丁·克里斯多夫說過,“未來的競爭,不再是企業之間的競爭,而是供應鏈與供應鏈之間的競爭”,京東在多年的行業鉆研之中,越來越認同這一點。尤其在疫情沖擊后,數字化逐漸成為經營生產的必要條件,綠色化成為持續發展的必然要求,用數智化技術連接和優化社會生產、流通、服務的各個環節,是實現降本增效的有力手段。
踏勘縣區,探尋產投合作機遇
高鐵時代的全面到來,將城市群真正連結成一體。議程的最后階段,參會企業家跟隨淮安領導班子的腳步,深入園區縣域,探尋合作機會。當產業轉移不在被邊界束縛,淮安的要素稟賦又將產生多大的能量?

合作開辟新局,共贏創造未來。廣大蘇商與淮安攜手并肩,形成抱團合力,爭取把更多更優質的資金、技術、人才等要素,灑向偉人故里。


在這樣的一年里,強強聯合,抱團取暖,成為企業發展戰略不可或缺的舉措。會議期間,蘇商會分別與淮安市人民政府、京東、南通億能彩鋼板有限公司、江蘇正貿倉儲設備制造有限公司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即將在多個領域展開深度合作與密切交流。

在這樣的一年里,蘇商會依然堅持實業本心,服務實業追求。自2013年以來,蘇商發展大會已連續成功舉辦九屆,成為江蘇發展進程的金色名片。蘇商會自成立以來,始終堅持“凝聚蘇商、服務蘇商、引領蘇商、成就蘇商”的立會宗旨,形成了一個以蘇商為中心,社會各界及產業鏈上下游企業良性互動的商業生態圈。
未來,蘇商會將再接再厲,接續奮斗,在“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發展、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發展的交匯點建設中,連接政商要素,優化資源互補,助力江蘇企業實現開放創新,邁向先進制造業高地,為江蘇經濟高質量發展貢獻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