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uby id="ciqgc"></ruby>

      <dd id="ciqgc"><center id="ciqgc"><noframes id="ciqgc"></noframes></center></dd>

    1. <li id="ciqgc"></li>

    2. <dd id="ciqgc"><track id="ciqgc"></track></dd>
        首頁 > 活動報道 > 智商、情商、創商、膽商兼備,這位海安商界“鐵娘子”,為何讓男人都汗顏?

        智商、情商、創商、膽商兼備,這位海安商界“鐵娘子”,為何讓男人都汗顏?

        • 蘇商會

          2017-06-06 17:26
        • 文:

          張妙林
        江蘇文鳳集團,作為海安工業企業中的佼佼者、江蘇最大的錦綸民用長絲生產基地,它如何從一家小作坊發展到現在的規模?

         
          在今年3月份舉辦的全省制造業大會上,省委書記李強提出:“江蘇靠制造業起家,也要靠制造業走向未來。”一時間,眾多堅守一線的制造企業老板,在被互聯網魔咒困縛許久之后,終于長舒一口氣,像吃了一劑定心丸。
         
          但是,所有的實業人都該明白,起家時憑借的制造業和走向未來的制造業,并不是一回事。那么新型制造業是什么?
         
          從南通市海安縣飛出的這樣一只金鳳凰——江蘇文鳳集團給了我們這樣的答案。“知新創變”是對其多年積累的經驗的提煉,乍看略顯空洞,放到文鳳集團發展具體的發展歷程中卻高度吻合。在當家人陳文鳳看來,所謂“知新創變”,是以前瞻思維洞悉市場風云變幻,在結構調整、轉型升級和技術創新等方面主動作為,不斷尋求新突破,從而結束陣痛,實現轉型,再創輝煌。
         
         江蘇文鳳集團董事長陳文鳳
         
          溫故可以知新,創新引領變革。6月3日下午,由蘇商會、南通市民發辦主辦的2017蘇商財智會問道“三創人物”走進江蘇最大的錦綸民用長絲生產基地——江蘇文鳳集團,近距離探訪知名女性企業家——江蘇文鳳集團董事長陳文鳳的創業心路和運營方略。創業31年,她以超于男性的敏銳、果敢和堅韌,兩年一次變革,不斷“甩”掉故我,成就了今日文鳳集團的嶄新格局。
         
          在陳文鳳的帶領下,與會的30余位企業家集中參觀中平神馬江蘇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永通新材料、永大管業。
         

        陳文鳳身著套裙,腳蹬粉色高跟鞋,渾身散發出英姿颯爽、雷厲風行的氣質。

        陳文鳳對各大中小型設備如數家珍,什么時候引進、多大的投入、產量多少、產品性質如何……她信手拈來。

        這條軌道從南至北貫穿永大管業。

        把碼頭建到廠內,水深14米,這位商界“鐵娘子”的能力與魄力讓在場企業家感嘆不已。

        下午3點多,一場商業“大趴”在江蘇文鳳集團會議室里如約舉行。
         
          海安縣發改委副主任吳金祥向企業家一行推薦海安。據悉,海安是著名的教育之鄉、裝備制造之鄉、建筑之鄉、繭絲綢之鄉、紡織之鄉、長壽之鄉……2016年位居全國中小城市綜合實力百強榜第30位,最具投資潛力中小城市百強榜第9位,全國縣域經濟最具創新力50強第5位,正逐漸成為長江北翼最具投資潛力的熱點城市。
         
          本次活動的主辦方之一——江蘇文鳳集團,作為海安工業企業中的佼佼者、江蘇最大的錦綸民用長絲生產基地,它如何從一家小作坊發展到現在的規模?此次會上,陳文鳳為大家揭開了面紗。
         
          敢想敢干,三次轉型
         
          1987年,陳文鳳以自己的住宅抵押貸款5萬元,創辦了吉慶紡機配件廠,生產化纖桿件(鐵筒管)。“那時候,人們的思想還是比較保守的,尤其在一個小集鎮上,想都不敢想,但是我敢。說干就干,一個人拼搏,這一拼就是30年,很不容易。”陳文鳳感慨道。
         
          大眼光,勾勒大戰略,贏取大機會,方能謀得大布局,這句話在陳文鳳身上再貼切不過。
         
          1993年,陳文鳳投資1000萬元,在生產單一性紡機配件產品基礎上增加了錦綸制線產品,開始涉足化纖長絲市場,實現了產業的第一次轉型。
         
          2003年,陳文鳳又投入1億多元引進國際先進的高速紡生產線,淘汰落后的老紡絲機,由常規紡產品向高速紡產品轉變,實現了產業第二次轉型,同年,南通文鳳化纖有限公司誕生了。
         
          “后來,我們手上也有些余錢,就想投資優質的項目,經過了一系列市場調研,我們把目光瞄準了石油行業。”陳文鳳介紹說。2009年底圍繞國家產業化調整,企業再投入9.98億元,創辦了南通永大管業股份有限公司,專業研發生產天然氣、頁巖氣和海洋開采專門使用的石油管材和特殊扣,也開始了集團企業由化纖產品向石油管業的第三次轉型。陳文鳳坦言,這次轉型是最難的一次。但也恰恰是諸多高門檻,讓她看到了希望。“企業轉型,什么最重要?做別人做不到的事情,做別人不敢做的事情,這才是企業存在的價值。”
         
          緊接著,陳文鳳再花重金,完善產品質量,通過QHSE認證,獲得美國石油學會3項認證,為永大管業打開了國際市場,也使之成為國內獲此認證的兩大公司之一。
         
          開放思路,借力發展
         
          辦企業除了要有智商、情商、創商外,還需要膽商。“習總書記曾講,國企跟民企嫁接,才能做大做強,但是很多人并不去這樣做,因為錢投進去又無法掌權的事沒有幾個人愿意。也許我天生就跟別人不一樣,在我的理念里,賺錢不是最重要的,人活一生總要為這個社會留下點什么,而我能做的就是留下一個優質的企業。”陳文鳳說。
         
          為了進一步優化尼龍產業資源、做大做強海安的尼龍產業,2011年,文鳳集團引進戰略投資者——中國神馬集團,強強聯手組建了“中平神馬江蘇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依靠科技進步,該公司實施二、三期工程,推動尼龍66切片產業的整合和優化升級,不斷給合資企業注入新的活力,實現優勢互補,互利雙贏。三期工程完成后,預計可達年產8萬噸高性能66切片規模,并將在海安縣試水,聯合打造亞洲最大的尼龍66生產基地。
         
          2012年,為延伸前道錦綸6差別化功能性切片,做長錦綸產業鏈,文鳳集團再次投資12.7億元,創辦了江蘇永通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新上年產20萬噸差別化功能性錦綸6聯合紡絲生產項目。目前,永通新材料進口具有國際一流聚合水平的一期年產10萬噸高性能錦綸6切片生產線已經成功投產,該項目二期工程也已進入設備安裝階段,全部裝備升級后,可形成年產20萬噸錦綸6切片、20萬噸錦綸6長絲的規模。粗略預計,屆時文鳳集團將實現開票銷售100億元,入庫稅金2億元,成為海安縣首家制造業超百億元的企業。
         
          如今的江蘇文鳳集團形成四大板塊:“文鳳化纖”以生產錦綸民用長絲為主,產品總量排名全國第五、江蘇第一;中國平煤神馬集團——江蘇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以生產高性能“尼龍66切片”新材料為主,產品總量排名全國第二、江蘇第一;永大管業以生產自有專利產品特種石油鉆桿、油套管、特殊扣為主;江蘇永通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以生產“錦綸6切片”為主。
         
          做實事,干大事
         
          1998年,陳文鳳買下一家倒閉的廠,廠里的草長得比她都高,很多人勸她說這個地方不能要,但這畢竟是花重金買下的,況且其他也無處可去,陳文鳳咬咬牙,就在這里了。當初對面是學校,旁邊有條300多米長的臭水溝,一到夏天,臭味撲鼻,蚊子、蒼蠅滿天飛。“我去了以后第一件事就是把與學校搭界的地方的垃圾全部拉走,修路、通水、通電,老百姓這下樂了,都說陳董真不容易,為他們干了一件大好事。”正如陳文鳳所說,“我一直認為百年企業只靠幾代人傳承是很難做成的,只有給政府、百姓、社會造福,讓他們支持你,你才會有長遠發展。”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從一家小作坊到如今集錦綸化纖、石油管材和尼龍新材料三大產業并進的集團公司,江蘇文鳳集團已經實現總資產18.9億元,固定資產11.8億元,2016年實現開票銷售63.44億元、利稅1.03億元。
         
          “像我們做企業的,一個肩膀挑著政府的擔子,一個肩膀挑著銀行的擔子,一個肩膀挑著員工的擔子,一個肩膀挑著家庭的擔子,是真不容易啊。這30年來,我經歷了6任海安縣委書記,他們對我的評價不低,因為我做實事。”陳文鳳說。
         
          據悉,在文鳳集團工作的員工,只要子女考上大學,公司都會給予一定的獎勵,數額從1000-10000元不等;在集團工作的中高層,公司都會為他們購買房產,解決他們的后顧之憂。同時,文鳳集團還扶持患病困難職工和特困學生每人每年5000元,共80余人;每年支持地方橋梁道路等公共設施建設110多萬元,為海安縣慈善事業捐款220多萬元,得到了社會的廣泛贊譽。
         
          黃河落天走東海,萬里寫入胸懷間。“做企業,第一要有責任心;第二,要牢抓產品質量;第三,要時刻緊盯市場;第四,要敢于轉型升級。”陳文鳳把江蘇文鳳集團的成功歸結于此。在她的帶領下,公司時刻踐行著“與世界共經緯”的宏圖大略,朝著百億目標沖刺。
         
          互動交流
         
          江蘇如通石油機械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曹彩紅
         
         
          早就聽說過江蘇文鳳集團,今天現場聽了陳董的介紹,我最大的感觸就是創新的思維、創造的精神、投資的膽略。我也是做石油行業的,2009年金融危機導致行業下滑,您卻能逆勢投資,請問是出于什么考慮?
         
          陳文鳳:當時上這個項目之前,我們做了充分的了解,這本身是個好項目,雖然后來受到了金融危機的影響,但是我們都挺下來了。我認為前兩年行情確實不好,但是現在石油行業的轉機來了。因為我們之前花重金做了世界認證,也就意味著我們的產品可以出口了。有了質量保證,有了世界認證,今年我們接到的國內國外的活兒挺多的,現在的生產線都快來不及做了。從2009年投資到現在,說經驗倒也沒什么,我最大的感覺還是前面的道路很黑,市場瞬息萬變,未來很多事情說不準。
         
          江蘇安鼎安全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劉晉辰
         
         
          我們公司是做安全生產管理的,所以在整個參觀過程中,我的“職業病”犯了,但是讓我非常震撼的是,你們每個細節都處理得非常好,沒發現什么安全隱患。另外,我有個建議,現在國家大力提倡制造2025,我覺得有些地方還可以進一步進行智能化改造。
         
          陳文鳳:我們已經在著手做這方面的工作,比如上智能制造設備等,不久就會見到成效。
         
          俞文勤:我建議可以先引入車間5S管理制度。其實一家工廠不一定完全要實現智能化,因為這中間需要大量投入,但是有些地方,比如碼垛機器人等可以考慮一下,這樣不僅投入很快就能收回來,而且可以大大提升安全系數。
         
          江蘇嘉宇特種裝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王曉華
         
         
          最近一次招投標后,我們的經理和我講,陳董是個很有情懷的人。我們企業不大,在招投標時,她看到了我們的成績,在激烈的競爭下,陳董說要用海安的產品,我非常感動,也非常感謝。此次參加活動,我最大的感觸是,現在做制造業非常難,但是為什么有很多企業仍然發展得很好?因為他們有自己的品牌,有自己的技術,有自己的質量。
         
          陳文鳳:感謝王總對我們的支持,祝你的企業蒸蒸日上。
         
          江蘇宇迪光學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吳迪富
         
         
          一個女同志把企業做到這么大,與她經營企業的理念分不開,激情、和諧、開拓、進取,特別是把碼頭建在工廠里,確實了不起。說實話,到了我這個年齡,我之前還在想企業到底是維持現狀還是要發展?今天看了一下,我一個大男人,膽子太小了,我回去還是得好好干,這是我今天最大的收獲,感謝陳董給我帶來了精神支柱、精神食糧。
         
          陳文鳳:謝謝吳總,還有很多要向您學習。
         
          南通市經信委副主任、南通市民發辦主任賁友華
         
         
          我是海安人,之前蘇商財智會組織優質企業家走進企業里,我有幸參加了兩次,正好都是海安的企業。
         
          我們現在五六十歲的企業家很多,是什么支持大家一直在努力工作?是企業家精神。它包括哪些?第一,堅定的意志,既然選擇了創業,就是把自己逼上了一條不歸路,因為你要承擔的是對整個員工隊伍、整個家庭、整個社會的責任。第二,創新的精神,現在大家都在創新,你不去創新就是要把自己玩死。第三,前瞻的眼光,你要比別人看的遠一點,作為企業家,自身的格局、眼光不能低。第四,務實的決策,每一步決策都要審慎,有些企業就是因為一個項目的決策失誤最后前功盡棄。第五,開放的思維,現在的新技術、新概念、新模式層出不窮,要善于與他人合作。第六,樂觀的心態,這對企業來說是向好的基因。
         
          江蘇省蘇商發展促進會副會長兼秘書長俞文勤
         
         
          陳董身上正好印證了李強書記在江蘇發展大會上所講的江蘇人的4個特點:好學聰慧、方正有信、開放包容、內斂務實,這與其說是江蘇人的特點,不如說是我們廣大蘇商的優秀特質。
         
          既然今天提到了“新知”,企業家現在比任何時候都要去學習,向成功者學習,向失敗者學習,向過往學習,向未來學習,向本我學習。希望在場的企業家能夠愛才如命,才是人才的才;能夠揮金如土,該花的錢要花;能夠殺人如麻,企業要敢于啟用新人,讓不適應公司發展的人從崗位上退下來;第四,愛學如癡,崇尚知識的力量,善于行動學習,不斷實現自我超越。
         
          海安縣高新區黨工委副書記、人大工委主任黃梅
         
         
          今天這個活動把各位企業家老板匯聚到海安高新區,對我們來說是件喜事。我與各位也算是同道人?,F在的企業都在談轉型求變,我認為企業的變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第一,從制造到創造的變化。江蘇省在科技創新方面的支持力度很大,這是個普惠的建設。
         
          第二,從恒心到專心的變化,現在中小企業偏多,目標打造行業里的頂級冠軍是一條重要的發展之路,所以要專注。
         
          第三,從資產到資本的變化,這是個從量變到質變的跨越。
         
          做企業就像爬山,你沒有回頭路,只有一步步往上爬,堅持到最后你才會看到別人看不到的風景。
         

        蘇商會微信群現已上線!光速入伙,請加:蘇商會小秘書(微信號:sushang889)

        上一篇

        “聚眾鬧shì”!沙鋼集團、紅豆集團、協鑫集團、遠東控股集團等集體發出這

        下一篇

        千人大會!蘇商開啟“數商”之路,董明珠空降助陣

        锕锕锕锕啊啊啊啊啊啊啊好爽好大好硬
        <ruby id="ciqgc"></ruby>

            <dd id="ciqgc"><center id="ciqgc"><noframes id="ciqgc"></noframes></center></dd>

          1. <li id="ciqgc"></li>

          2. <dd id="ciqgc"><track id="ciqgc"></track></dd>